國家能源局召開二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

發布日期:2022-04-30 09:14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
2022年一季度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能源行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切實保障煤電油氣穩定供應。據行業監測,一季度全國能源形勢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能源消費增速前高后緩
       1-2月,全社會用電量、天然氣消費、煤炭消費分別同比增長5.8%、7.1%、1.9%。3月,能源消費增速有所回落,全社會用電量、天然氣消費、煤炭消費分別同比增長3.5%、下降1.9%、下降3.5%。分產業看,一季度二產、三產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3%、6.2%,比全國用電量增速分別低2個、高1.2個百分點;城市燃氣同比增長10.7%,比全國天然氣消費增速高6.6個百分點。
二、區域能源消費增長不平衡
       前3個月,華中、華東能源消費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9.1%、7.3%,比全國用電量增速高4.1、2.3個百分點,發電用煤分別增長8.8%、7.4%,比全國煤炭消費增速高4.7、3.3個百分點,兩區域用電量增量合計、電煤消費增量合計均占全國增量的60%左右。東北區域用電量、電煤消費同比分別增長3.6%、下降0.1%。
 三、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能源行業全力以赴增加生產供應,前3個月,原油產量同比增長4.4%;原煤產量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增長16%的基礎上,同比增速達到10.3%;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6.6%;水電、核電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2.7%、6.9%,比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速高9.6、3.8個百分點。
四、綠色低碳轉型相關產業政策持續完善
       出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做好碳達峰工作的實施方案》《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加強能源轉型政策保障。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新能源消納。出臺《“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引導新型儲能規?;?、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目前累計裝機已超過400萬千瓦。出臺《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突破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瓶頸,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3個月全國新增充電基礎設施49.2萬臺,是去年同期的4.6倍左右。
五、能源項目投資總體預期向好
       今年能源重點項目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10.3%。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帶動太陽能發電、陸上風電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202.6%、13.3%。抽水蓄能、核電等投資持續向好,計劃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31%、20.5%。油氣儲運設施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51.5%。電網主網架計劃投資額與去年基本持平。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

2022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展開局良好
一、可再生能源整體發展情況
       2022年一季度,國家能源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聚焦能源民生保障,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2022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54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其中,水電新增343萬千  瓦、風電新增790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132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87萬千瓦,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10.8%、24.9%、41.6%和2.7%。截至2022年3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0.8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風電裝機3.3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8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883萬千瓦。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2022年一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5336億千瓦時。其中,水電22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風電18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光伏發電8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2%;生物質發電4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3%。
       可再生能源持續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2年一季度,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9.9%,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8%,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7.2%,較上年同期降低0.3個百分點。
二、水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一季度,全國新增水電發電裝機容量343萬千瓦,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約3.9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8億千瓦)。
       重大水電工程建設進展。截至2022年3月底,兩河口水電站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2022年一季度,全國水電發電量22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2022年一季度,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636小時,同比增加36小時。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9.9%,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棄水電量約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1億千瓦時。
三、風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790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75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36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三北”地區占比約70%,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占比約30%。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37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65萬千瓦。
       2022年一季度,全國風電發電量18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利用小時數554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省區中,云南939小時、福建890小時、四川854小時。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8%,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棄風電量約60億千瓦時;青海、蒙西風電利用率同比顯著提升,分別達到94.1%、89.2%,同比分別提升6.2、2.5個百分點。
四、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321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43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887萬千瓦。到2022年3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18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28%、29%和20%。
2022年一季度,全國光伏發電量8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2%;利用小時數262小時,同比減少3小時;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為東北地區374小時,西北地區314小時,其中利用小時數較高的省份中,黑龍江400小時、吉林389小時。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7.2%,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棄光電量約24億千瓦時。
五、生物質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
       2022年一季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8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3883萬千瓦,生物質發電量450億千瓦時。累計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東、廣東、江蘇、浙江和黑龍江,分別為401萬千瓦、376萬千瓦、295萬千瓦、277萬千瓦和244萬千瓦;新增裝機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黑龍江、遼寧、江西、貴州和廣西,分別為21萬千瓦、15萬千瓦、11萬千瓦、9萬千瓦和7萬千瓦;發電量排名前六位的省份是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安徽和河南,分別為52億千瓦時、46億千瓦時、34億千瓦時、33億千瓦時、29億千瓦時和26億千瓦時。

煤炭司副司長劉濤:
煤層氣開發規??焖僭鲩L
       近年來,國家能源局以煤礦瓦斯防治部際協調機制為平臺,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煤層氣開發扶持政策措施,推動煤層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研發應用、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產業發展資源基礎不斷夯實。煤層氣勘探在新領域新層系取得重要突破,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大寧-吉縣、石樓西、臨興等區塊綜合探明煤系地層多種氣源,新疆準噶爾東南緣、內蒙古二連、海拉爾等新區勘探發現幾處千億立方米資源量的大型有利區帶。經過多輪資源評價,全國煤層氣預測資源量約26萬億立方米,其中,已累計探明地質儲量8039億立方米。
       二是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依托煤層氣相關科技計劃,實施了一批研究項目和示范工程,煤層氣成藏規律、滲流機理等基礎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山西沁南高煤階煤層氣開發技術趨于成熟,鄂東煤系地層多氣共采模式成功實踐。直井跨層壓裂、水平井分段壓裂、碎軟低滲煤層高效鉆進、超低濃度瓦斯利用等技術創新取得重要進展,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三是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改革創新縱深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持續加大煤層氣開發利用支持力度,煤層氣適用資源稅低稅率優惠政策,煤層氣開發項目列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范圍。連續3年安排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煤礦區煤層氣地面預抽和關閉煤礦殘存煤層氣抽采。取消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審批,煤層氣開發項目均實行告知性備案在線辦理。煤層氣礦業權登記權限下放省級部門,全面實施競爭性出讓和探采合一制度,退出約束機制不斷完善。山西省出臺首部煤層氣地方性規章《山西省煤層氣勘查開采管理辦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扎實推進。
       四是開發利用規模實現快速增長,成為補充天然氣供應的區域性氣源。全國累計施工各類煤層氣井2萬余口,建成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2個煤層氣產業基地,資源勘查和開發試驗拓展到川南黔西、新疆準南、安徽兩淮等地區。2022年一季度,全國煤層氣產量達到2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20.8%,約占天然氣國內供應的4.1%。自2021年10月下旬以來,國家能源局建立煤層氣生產供應日調度機制,指導重點煤層氣企業科學排采管控、優化增產工藝,增加取暖季煤層氣供應。2021-2022取暖季,煤層氣日均供應量達到2360萬立方米,山西煤層氣已成為該省主要氣源,并外輸河北、河南等地。
       在謀劃“十四五”能源發展中,國家能源局統籌煤層氣開發和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組織有關地區和重點企業研究編制了《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方案》,提出2025年全國煤層氣開發利用量達到100億立方米的發展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煤層氣產業規劃布局和重點任務。目前,該方案已印發實施。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完善規劃實施措施,強力推動規劃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努力將煤層氣打造成為增強天然氣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氣源,充分發揮煤層氣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供應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
《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解讀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下面簡要介紹一下4月16日頒布的《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有關情況。
一、《辦法》出臺背景
       電力可靠性管理是我國電力行業一項傳統安全管理手段,于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原水利電力部、原能源部、原電力工業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分別在不同時期出臺了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和辦法。2007年4月,原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頒布實施《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4號),并沿用至今。幾十年來,我國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國電力工業特點的電力可靠性管理組織和技術體系,電力可靠性成果得到一定程度應用,設備隱患和缺陷得到有效管控,有效促進了電力行業安全、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國常規發電機組的等效可用系數保持在91%以上,變壓器、斷路器、架空送電線路等輸變電設備等效可用系數長期保持99%以上,直流輸電系統運行總體穩定,電網主網運行可靠性維持較高水平,用戶供電可靠性提升明顯。
       但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黨中央提出建設能源強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轉型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深入推進,電力行業發生深刻變化,《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已不能滿足電力高質量發展需求,急需修訂完善。
       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供電供熱事關經濟發展全局和社會穩定大局,是關系民生的大事”。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發展與能源轉型過程中,能源保供、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等也對電力可靠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電力可靠性管理需要及時根據形勢變化和最新要求做出優化調整。
       二是適應電力系統轉型發展的需要。新發展階段,我國電力工業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力體制改革全面提速,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快速發展,為有效應對新形勢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面臨的挑戰與要求,為實現“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駕護航,需要進一步發揮電力可靠性管理的作用,完善電力可靠性管理體系和工作手段,系統落實電力可靠性管理措施要求,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三是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需要。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電力需求將持續保持穩步增長。去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全國電力負荷需求快速增長,電力供需持續偏緊,保障電力供應成為電力工作的重中之重。電力可靠性管理作為電力生產運行的重要管理手段,需進一步延伸工作范圍,擴充工作手段,明確各方職責,為保障電力供應提供系統性手段。